紫微殿两代人思维(2/4)
分成德军伤残士兵、大部分幽云逃亡民众,成千上万的人,就这样沉默地站在,后隋朝廷的紫微宫外。没有人闹事,甚至没有人喧哗,全都站在酷暑夏天烈阳里,一直站在深夜时分,方才散去。
然后第二天,依旧如此,接连数日。
成千上万人,聚集到一起,默默看着紫微宫殿,连续数天,却是鸦雀无声。
紫微宫外的安静,对于紫微大殿里的,后隋皇帝朱倚天、后隋皇子云星辰、以及一众文臣武将,造成难以形容的压力,在这数天里,所有人的内心,瞬间沧桑了很多。
其实,不是朱倚天没有率领霆策铁骑,回救幽州城。
而是,幽州城在东方延光和鬼姬蛇妖的一番,内部叛乱,投降的太过迅速了。
等到,朱倚天将十数万霆策铁骑聚集完毕,发兵幽州城时,在行军半程之后,得知幽州城投降献城,便深知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若是,此时强攻幽州城,自己这十数万霆策军,恐怕,有去无回。
………………………………………………
五朝十国第八年,六月份,芒月中旬。
紫微宫殿之外,成千上万人,已经连续静默了近十天了。
皆是,从白天清晨开始,然后到深夜回去,休息一下。
最终,第二天,接着,周而复始,连续如此,近十天。
芒月中旬,这天下午。
在紫微宫殿之内,紫微大殿之上,连日来,朱倚天坐在龙椅之上,从清晨到现在,也有些烦闷了。
于是,他便走下高高在上的龙椅,来到一众朝廷文臣武将的中间。
此时,少皇子——云星辰依旧坚持着他的意见:
“幽云十六州,可是神州大地最重要的牧马场之一,若是,丢失幽云,不仅没了一半长城防线,同样没有了,昔年昔日,大唐王朝最重要的牧马场。”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收复幽云十六州,将东方延光这个蒙丹帝国的傀儡,赶出幽州城。”
确实,诚如云星辰所言,在幽云十六州之内,有许多地方都是绵延百里的天然草场,无论气候,还是地貌地形,幽云十六州却是最合适养战马。
因为,战马需要野性,方能在战场上体现血性,若是圈养,又何来野性。
所以,自大汉王朝开始,便形成了在幽云十六州之内养战马和传统与习俗。
而开这个先例的,便是大汉王朝,东汉时期,汉武帝刘彻,从昆仑天山脚下的四荒国,引来的汗血宝马。
于是,在两百多年之前,大唐王朝初期,便沿用了这一传统。
所以,在数十年之前,大唐王朝尚未经历安史之乱,还未在末代唐皇李玉执政时期。
那时,在神州大地之上,军阀势力尚未成气候。
那时,一百多年间,大唐铁骑也曾纵横草原大地,让蒙丹铁骑闻风丧胆。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幽云十六州的牧马场,一直在源源不绝提供着,最有野性,又能够被驯服,严守纪律的血性战马。
………………………………………………
这天,便是在后隋朝廷之上,争论着,要不要收复幽云十六州,三方争执不下。
第一方,便是以,少皇子云星辰为代表,执意要当下,立马发兵收复幽云十六州。
这一方,拥护者,就只有寥寥数人,但是,云星辰据理力争,决不妥协。
但是,这一方,在皇宫之外,可是,代表着,那成千上万人的心声。
第二方,便是以,后隋相国为代表,包括一众文官势力,主张偏安一隅,轻易间不要起战端。
这一方,拥护者甚多,一众文官集团,以及部分霆策军将领。
从战略态势上看,这一方不无道理,在北境国,北边要守长城,若是,东边持续投入战斗,而后唐的李克天,以及后周的周择天,若不联合一心,快速攻下幽云十六州。
一旦,北境国这一国的所有霆策军,陷入与幽云十六州的蒙丹帝国傀儡政权的持久战时。
在北边,蒙丹铁骑若是趁虚而入,恐怕,北境国不保。
但是,这三朝,后隋、后唐、后周联合起来,若是,攻下幽云十六州。
之后,如何划分各方的势力范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