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38(27/34)
们老刘家的憨厚呢?要是让汉武帝那小子上去就一定不会像他这么干。
不过也不一定。
刘邦想了一下现在还在焦头烂额说服刘彻的桑弘羊,觉得还是不让刘彻上去的比较好。
看来他对经济的天赋没有他在国事以及政务上的强。
刘邦砸了砸嘴,觉得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没有完美的遗传到自己的优点,也都没有他完善。
吕雉盯着刘备的操作,想着自己若是在天幕上会怎么做。
她应该会先韬光养晦,积攒起资金,然后抢占后面的几个市场,前面这些利润低的市场在她占领其他市场之后会被她放弃掉。
王翦则是完全听从嬴政和诸位大臣们商讨出来的结果。
没办法,他都这么大年纪了,也没从过商,也不指望他从商了,就算一窍不通又能怎么办。
嬴政盯上了广告。
其实在之前他是一个从来都不觉得广告有什么用的人,更不喜欢向别人解释什么或者推广什么,不然他的名声也不会那么坏,但是在天幕开启的这段时间内,他隐约的了解到了广告有什么用,尤其是在回来学着后世的广告宣传在各地演讲他所颁布的诸多本来不用向民众告知的政策后,他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秦国安定了下来。
广告作用似乎并不小。
商务人士不要求性价比,他们更看重广告以及产品本身的质量,但要产品质量高,就需要研发成本以及购买原材料的成本。
而这正是他们前期所欠缺的。
所以嬴政觉得,商务人士的市场他们可以放一放,在第一轮中专攻学生以及上班族。
李斯觉得此法虽然风险甚大,但是再仔细研究之后,觉得也不是不能试一试。
因为第一轮他们的生产力都不足,而市场给的单量却是足够的,也就意味着一定会有他们吃不下的单量逃逸在外——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逃逸在外的单量抓回来,甚至还从别人口中抢过来一口。
“多给大众打广告。”嬴政吩咐道。
学生注重性价比,他就降低一些价格,大众看广告,他就多打一些广告。
杜如晦则是和房玄龄有商有量的进行操作。
李世民倒是也想帮忙,但是他对于这个研发什么样的产品,租多大的厂房之类的问题实在是没什么天分,就只能替他们加油。
并且他也很相信他的诸位大臣们,李世民从始至终都想起后世的他如果真的开创了贞观之治的话,那一定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所有人共同的功劳。
他的大臣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所擅长的事情,各司其职,才能共同构建一个美好的盛世。
开公司应该也是如此吧。
看着又吵起来的几位大臣,李世民不太确定的想到。
应该是如此吧?
在众人的争吵中,第一季度过去了。
因为操作不熟练以及意见不统一,所以他们每个人的操作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纰漏,就比如陆游,因为一开始没有想好要做什么产品,只按照购买原材料的最低标准购买了原材料,多的钱就拿来建造生产线。
每一个生产线要配备两个工人,结果工人到了,却发现原材料不够,于是他一不小心多招了十个工人。
这个月白拿三千块的工资,十个就是三万块。
而且他的广告是一开始就打的,所以等到第一季度过去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订单格外的少,因为他的广告没有别人打的多。
完全没有习惯商家要自吹自擂的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