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8/32)
,但看着胤祾在景仁宫长到九岁,她也在想,是不是胤祾也能在永寿宫呆一段日子,却没想到皇上直接让孩子自己住着了。为此,舒宁还有些担心,胤祾说着排行大,是六阿哥,但其实也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子,自己一个人住一个院落,将来还要一个人上学,实在是令人担心。
于是,舒宁打算带着胤祾挑一下自己喜欢的东西,到时候带过去,看着这些东西,他应该会好受点的吧?
胤祾看着舒宁为他忙前忙后,笑着说:“额娘,我是大孩子了,不用这么担心的。”
“你还是第一次一个人住呢,虽然有下人服侍,总归是要到新地方去,不好好准备怎么能行呢?”
胤祾安慰她:“额娘,我又不是要出宫建府,就只是换个地方住着而已,皇阿玛说五哥还住慈宁宫,我旁边就是四哥,他会照看我的。”
“胤禛难道不是个小孩子了?他自己都还没长大呢。”十一岁都还没上初中呢,怎么不是小孩子了?
胤祾苦笑,皇阿玛都打算给四哥说福晋了,怎么不算是大人了,额娘好像总感觉他还很小。
胤祾只好听话的开始在永寿宫库房里挑选东西,说实话,额娘的库房好东西不少,各处赏下来的,都堆在这里。只是胤祾看着这些东西,觉得没什么意思。
选了一早上,胤祾都没挑出来多少东西,舒宁有些无奈,叫他一起吃饭,胤裪很少见哥哥,一见对着胤祾说:“哥哥抱!”
旁边舒颜打趣他:“都四岁多了,你羞不羞。”
胤裪才不在乎,他是个没皮没脸的性格,想要什么就做了,也是因此,舒宁其实很担心胤裪的学习。
曾经有次还对着胤裪说:“你这样,等到了上书房该怎么办呢?书房里的师傅和谙达可不像苏麻喇姑那样好说话。”
胤裪不在乎的说:“我不是这个材料,额娘你再怎么说也没用的,师傅说就说呗,能怎么办。”①
舒宁本来觉得自己是个好脾气的人,被胤裪这么一说,她都想给胤裪一巴掌了,这孩子怎么就油盐不进呢。
最后还是苏麻喇姑劝舒宁:“十二阿哥天性如此,他兴趣不在这上边,强求也无用的,娘娘消消气,喝口茶吧。”
舒宁拉苏麻喇姑坐下来说:“也不是我强求他一定要好好学,只是害怕他将来在书房里过的不好,且人总是要做点什么的,他现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将来怎么办?”
“这不是巧了吗?奴婢知道十二阿哥喜欢什么?”
“喜欢什么?”他不会这么早就喜欢办白事吧?舒宁对于历史上的十二阿哥,唯一的印象就是这个人办理丧事办的特别好,他祖母是他送走的,他阿玛是他送走的,他兄弟是他送走的,要不是乾隆活太久,或许他侄子也得是他送走的。
本来老四都不喜欢他,后来还是老十三觉得他有着本事不用白不用,让他办丧事,他倒也真能办好,历史上的老十二,就因为这个本事,一路升到了亲王呢。
“阿哥喜欢研究宫廷礼仪,之前还缠着奴婢问花翎上孔雀毛上的“眼”即“目晕”花样的多少,单眼、双眼和三眼究竟代表什么级别呢。”
因为管着绣房,舒宁对这些倒是有一定了解,清朝的服饰,说简单点,就是朝着极繁的路上一路奔腾的,官员的衣服不仅只有衣服上的花样那么简单。
光是基础的服饰,就有好多层,行袍、行裳、马褂、坎肩、补服,反正每一件都不能错,错了就要挨打,说明你这个人办事不认真,以后谁还敢用你?
严重点的,若是皇上想要办你,那你衣裳穿错了,就是杀头的死罪,所以这真的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