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38/56)
当即转身从自己帐篷里拿出一份锦绫帛书,在他面前缓缓展开。“大人请看,这是梁国国书。”
到这一步,还得感谢梁帝好面子的行为。
因为拓跋骁要求多,又要嫁公主又要送工匠,还要开贸易,梁国这种行为跟属国上贡也差不多了,为了面子上好看,梁帝直接把工匠算到了姜从珚的嫁妆里。
虽然他知道这只是明面上的,工匠实际上就是满足拓跋骁的野心而已,但他对外的官方说辞却是“鲜卑王特意来长安求娶公主,梁国同其修好,以厚礼嫁公主”,这样一来就能弱化和亲带来的负面名声。
史书笔墨这么写,等到百年千年之后,后世之人也就无从考究真相究竟如何了。
拓跋怀朝国书看去,他认识汉字,果然看到上面写着“以工匠陪嫁之”几个字眼。
所以,他现在调用不了这些工匠?
他额角忍不住抽了下,紧紧握着拳头,费了很大力气才压制住胸口的情绪。
同时在心里骂人,狗皇帝实在是虚伪至极,他这样做面子上好看了,却给自己添了大麻烦!
拓跋怀咬了下牙,朝文彧道:“既然如此,容我回去向王禀告。”
文彧依旧和和气气,点头应好,恭敬地送走了对方。
等人一走,文彧立马招来自己的侍从,将刚才发生的事概括了下,让他立马去禀告公主。
工匠队伍在王庭外围偏远的地方,拓跋怀去王帐找拓跋骁,文彧的人来找姜从珚,两边几乎是同时到达。
姜从珚听到报信人说的话,并不意外。
拓跋骁要发展农耕,从梁国要来的工匠正好有擅长农事的,他当然要用上,只是这个人选竟然是……拓跋怀?
拓跋怀。
但除了他,好像也没有更合适的人了。
拓跋怀是纯血鲜卑人,也是鲜卑王族,但他身世十分复杂。
他祖父拓跋索漠跟拓跋骁的祖父拓跋没骨能是兄弟,索漠曾是上上上任鲜卑王拓跋力微最看重的王子,可惜被他叔叔拓跋穷杀了,拓跋穷登上王位后残暴不仁嗜杀成性,拓跋怀的父亲拓跋宇被迫逃亡,拓跋怀自己从小流落中原,在汉人社会中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自然而然学会了汉文化,直到十八岁才回到鲜卑王庭。
他是鲜卑王庭中为数不多精通汉文化的人,能理解拓跋骁所思所想,懂他这么做的目的,而后面,他似乎还支持拓跋骁的改革,但这部分史料很少,也只是一种猜测了。
鲜卑人看重血脉,却不像中原王朝那样推崇皇室将他们高高贡起,对他们而言,谁手里的兵多,谁最勇猛,他们就臣服谁,就算有王族身份,没有实力的话他们也看不起对方。
拓跋怀流落中原十几年,回到王庭不过七八年,这个时候的他在鲜卑中的地位并不高,比拓跋勿希还要低很多,存在感并不太强,但后来的历史上,拓跋骁陨落后,鲜卑内乱,乌达鞮侯趁机再次
袭击王庭,鲜卑一败涂地,不起眼的拓跋怀却收拢起残部,抵抗了乌达鞮侯许久,但他最终也不是乌达鞮侯的对手,只能一路逃窜。
乌达鞮侯志在中原,见他构不成威胁便不再理会,转而挥兵南下。
整个北方沦陷后,不少百姓忍受不了胡人的残暴仍在反抗,拓跋怀不仅收拢鲜卑人,还一边跟中原汉人合作,给乌达鞮侯添了不少麻烦。
乌达鞮侯死后,拓跋怀更是趁机举兵反抗,在北方捅了匈奴一刀,直到他去世前,也算得上一方霸主了。
他虽不如拓跋骁惊才绝世,名气也没那么大,但也算得上一个英雄人物,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