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14/56)
句。姜从珚抿着唇,软软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说话。
想到史书为张家写下的结局,她怎么能不担心,尤其她十分清楚外祖父的性情,他嘴上骂得再凶,心里依旧装着大梁江山,梁国要是有什么事,他会坐视不理吗?梁帝心思又阴暗,既想让张家抵抗胡人,又见不得张家人立功,他恐怕只恨不得凉州军跟匈奴人同归于尽算了。
她又想到拓跋骁,她其实能猜到他现在的想法。
野心勃勃的男人们总是热衷于对外征战来建立不世之功,亲密的相处中,她当然会察觉到拓跋骁偶尔流露出来的野心,他能征善战,无有敌手,然而他却按捺住了征战的冲动,蛰伏着继续壮大自己。
就如他之前没有继续南下,现在也不会去攻匈奴-
梁国探马发现匈奴南下,光是前锋就在五万以上,中卫守将钱忠立马给长安发急递。
八百里加急的军情传回长安城,朝野震荡,人心惶惶。
“匈奴人又卷土重来了?”
“还来得这么快?”
“现在最重要的是探清楚他们有多少兵力,中卫现在是否能坚守到援军抵达。”
听政殿,梁帝的脸色尤其阴沉。
最主要的自然是匈奴人再次来犯,可纷繁复杂的思绪中却闪过去年凉州侯送来的那封奏疏,他当时提醒朝廷匈奴今年极可能再犯,自己却因司马维的话并未增派兵马,而现在,匈奴真的又来了,大臣们会怎么想?
“陛下,朝廷必须马上派兵支援。”
高太尉的话将梁帝从沉思中拉了出来,他抬起眼,环视跪坐在殿中的诸卿大臣们一眼,沉声道:“增派多少援军,由何人统领?”
“臣以为援军至少要十万。”高太尉道。
其余人也点头,此时他们也顾不上要消耗多少国力了,保住梁国江山才是最要紧的。
很快有大臣建议,“可以从京畿抽调五万南、北军,再从陇西、北地两郡各抽调三万兵力,这两郡离得最近,”
这个建议很中肯,原本没什么好说的,司马维却道:“京畿周边总共也就八万兵力,一下抽调走五万,对长安是不是……”
后面声音消失,众人却意会到了未尽之意,要是前线失守,长安兵力不够的话,所有人都危险了。
崔司徒偏头看了他一眼,眼中飞快闪过一道厉色,却没说什么,跪坐在他身后的大臣淳于敏愤怒地伸出手指着司马维,“你什么意思?”
司马维:“我只是防患于未然,长安是国都,自然要以长安为重。”
“我看你分明是有自己的私心。”
司马维:“我只有一片效忠陛下,效忠大梁……”
“行了,什么时候了还在打嘴仗,议事要紧。”崔司徒中断了二人的争执。
经过一番拉扯,梁帝最终决定先派三万北军和五万地方军去支援中卫,后续再从兖州征调五万兵力。
兖州离得远,这般情况下,自然是援军越多越近,越早支援中卫才好,可梁帝分明是将司马维的话听进去了。
崔司徒道:“援军从长安出发,抵达中卫也需半月,军情如火情,陛下不如修书一封加急送往凉州侯手上,请他先领凉州军去救。”
此提议一出,众人都十分赞同。
“去年就是靠凉州军及时救援才夺回了城池。”有人下意识道。
他声音不大,偏这时殿内突然安静了瞬,众人便都听见了。
一时间,所有人的脸色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眼神下意识避开梁帝。
气